2024, 39(2):124-133.DOI: 10.19781/j.issn.1673-9140.2024.02.014
摘要: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和智能软开关后,其形态和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逐步演变为主动配电网。在故障恢复阶段,通过对失电区域进行孤岛划分提升配电网中负荷的恢复率,是提高主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提出一种三端智能软开关和孤岛划分相配合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分布式电源供电能力的时序孤岛划分模型,并考虑相邻孤岛的结合方案;然后,分析智能软开关的接入对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和三端智能软开关不同接入位置的影响,通过二阶锥转化,将难以求解的非线性问题转化为标准二阶锥模型并求解;最后,以改进IEEE 33节点主动配电网算例进行分析,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24(1):183-192.DOI: 10.19781/j.issn.1673-9140.2024.01.018
摘要: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后,主动配电网能够实现用户侧参与功率的实时供需平衡,满足故障后的负荷恢复。用户参与配电网的调度也是提升故障后负荷恢复比例的途径之一,可平移负荷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有效提升了主动配电网的灵活性,智能软开关等新兴可控设备的接入,也使负荷的快速供电成为可能。本文建立了考虑可平移负荷和智能软开关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并考虑了负荷的重要性系数。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构建单一故障、多点故障、短时故障的场景,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可控装置对故障后负荷恢复量的提升。
2024, 39(5):235-246.DOI: 10.19781/j.issn.1673-9140.2024.05.024
摘要:能量路由器是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核心设备,其电路拓扑能够实现新能源、储能、各类负荷的统一分配。目前,能量路由器缺乏配电网故障恢复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实现故障调控与新能源消纳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multi?port energy router,MP?ER)。首先,介绍MP?ER拓扑及原理,根据MP?ER整体结构,提出以直流母线电压为主信号,各个端口分散控制的控制策略;其次,通过直流母线电压及配电网零序电压情况,将MP?ER工作模式分为正常模式和故障柔性消弧两种模式,在所提的控制策略下,实现各模态内的稳定、高效运行;最后,针对连接的微网、配电网系统,利用MATLAB数值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并验证该文提出的拓扑结构功能的合理性。该研究为能量路由器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拓扑结构和模型。
2023, 38(5):121-128.DOI: 10.19781/j.issn.1673-9140.2023.05.012
摘要:故障清除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快速恢复技术是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针对子模块混合型MMC故障后由于子模块电容电压不均导致的故障恢复过电流问题,提出了一种桥臂过电流抑制策略,避免解锁过程中桥臂子模块过电流的发生,使得解锁过程能够稳定可靠进行;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基于桥臂电流前馈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快速均衡方法,可促进换流器解锁时桥臂子模块电容电压快速重新稳定至额定值,有利于提高换流器直流侧电压恢复速度;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单端混合型MMC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21, 36(4):91-99.DOI: 10.19781/j.issn.1673-9140.2021.04.012
摘要:网络重构是改变配电网运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可有效提高配电网经济、安全以及供电可靠性。为此, 提出融合启发式规则与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故障快速恢复方法,采用宽度优先遍历的思想,确定故障隔离后非故障失电区,据此利用提出的启发式规则确定非故障失电区的故障恢复方式,以及实现非故障失电区与非故障带电区的连通;对接入了非故障失电区且除去了主动孤岛恢复部分的配电网络,构建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以满足配电网安全运行为约束条件的网络重构模型,利用所提出改进和声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69节点系统仿真,表明所提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具有优越性,同时验证了所提出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网络重构模型的有效性。